<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闭
        关闭
        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意调查 > 民调报告 > 内容 返回上一页
        倡导低碳经济 崇尚绿色生活 做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的践行者
        来源:完美体育365官方网站入口_亚洲365bet体育_Microsoft 365家庭版统计局 日期:2021年04月26日 15:40作者:民调中心 点击量: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率的持续提高,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改善,但也造成了生活和消费领域碳排放量的快速增加。在推动我市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居民作为绿色低碳城市的参与者、建设者及传播者,作用变得尤为重要。近期,包市政民意调查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头市居民低碳生活意识与行为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采取CATI电话访问,围绕我市居民对低碳经济的认知、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状况以及参与低碳社会建设的意愿、低碳生活宣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为我市打造绿色低碳城市提供一定的基础信息和客观依据。

        一、 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覆盖了我市九旗县区和稀土高新区,完成有效问卷1718份,其中男性受访者1003人,占受访人数的58.4%;女性受访者715人,占41.6%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公众参与低碳生活的思想认识分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低碳生活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需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从我做起,公众有义务也有权利参与。对于公众而言,只有在认识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和知识后,才可能产生相关意愿,主动参与融入低碳生活。

        1.我市居民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度较高,并且持支持态度。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认同低碳经济,绿色生活观点,其占比达到96.1%。在对“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绿色能源”对我市高质量发展是否有意义的选项中,92.4%的受访者认为以上措施对我市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我市居民对于低碳生活、低碳发展有着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认识,为我市下一步推广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2.我市居民具有一定低碳环保意识,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只有不断增强居民环保意识,才能使之成为低碳生活倡导者、践行者。在回答您认为您身边的亲朋好友环保意识如何?时,只有44.0%的受访者认为大部分人环保意识很强,结果不容乐观。同时,35.3%的受访者认为虽然大家有一定环保意识,但很少有人身体力行。此外,在对我市创建全国绿色低碳城市的调查中,有24.4%的受访者没有听说过创建工作。在对低碳与您现在的生活关系如何的访问中,26.5%的受访者认为与自己生活有点关系或者关系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后两项调查数据较为吻合,说明虽然我市居民对于低碳生活有一定的认识,但尚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群并没有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了解低碳发展,也未能主动参与到低碳生活中来。

        3.在宣传低碳生活相关知识方面,各类媒体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低碳生活宣传是普及低碳知识和提高居民低碳意识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网络和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方便快捷。调查表明,80.4%的受访者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杂志等媒体宣传了解低碳相关知识,通过专业环保机构宣传和亲戚朋友同学互相传播了解的比例只占7.8%7.0%。在对您认为低碳生活采用哪种宣传方式效果比较好的调查中,除去传统媒体宣传因素,69.0%的受访者认为单位、社区的宣传活动比较好,另外57.9%的人群认为广告牌、车厢广告、车体广告也会起到较好宣传效果。这说明在普及低碳生活的宣传过程中,各类媒体依然占据着主流位置,同时也表明专业机构在强化低碳宣传、普及低碳知识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通过社区以运用好各类流动传播媒介,进一步拓宽宣传的深度和广度。

        (二)公众参与低碳生活的行为分析

        有数据显示,居民个人的消费行为能够影响到全部能源消费的45%—55%,表明公众行为对于碳排放有着不容忽视的作。同时,对于居民日常生活中碳排放的控制,也是我市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极为重要的一环。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日常对低碳生活已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在对您曾经为低碳生活做到过什么的访问中,88.1%的受访者有过参与低碳生活的举动。65.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从一举一动为低碳作贡献,向家人、朋友讲述过低碳生活和鼓励家人、朋友作贡献的分别为53.2%和30.1%。

        1.从公众衣食住行的消费行为来看,55.7%的受访者表示平时做到了少吃肉,多吃蔬菜和水果,说明公众在饮食消费方面有一定的低碳行动,同时还有44.3%的人群还未在饮食方面形成低碳意识。居住作为低碳生活消费的另一个重要体现,78.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平时会使用节能灯,随时做到节约用电。可以看出,大部分公众在照明方面实现了节能减排,参与了低碳发展。在空调使用方面,由于我市夏季气候较为凉爽,67.0%的受访者表示不使用空调。在使用空调的受访者中,13.2%的人表示空调温度设定会视情况而定,将空调设置在26℃或以上节能模式的仅为8.2%。空调作为耗能大户,要教育引导人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节能的使用空调,从而达到低碳、健康的效果。从出行方面来看,如今人们对机动车造成的污染越来越重视。调查显示,66.5%的受访者认为传统汽车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低碳出行应大力倡导。调查结果同时印证,75.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已经做到了出门尽量少开车,多乘坐公交交通或使用非机动车。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平时出行一般采用哪种交通方式访问中,公交车、自行车、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均已超过五成,分别为53.5%、57.0%、52.9%,公众在出行方面的低碳行动令人称赞

        2.从公众参与低碳化行动来看,除了衣食住行的低碳消费行动,在资源节约方面,77.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做到了节约用水并部分循环使用,56.7%的受访者在打印时尽量双面打印,66.1%的受访者表示在购买家电时会注意能效标识并将其作为购买参考指标。在环境友好参与方面,以垃圾分类为例,34.1%的受访者表示会将垃圾全部分类回收投放;38.2%只回收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和纸张,其他类型垃圾混装投放;27.7%的受访者日常不将垃圾分类就投入垃圾桶。调查表明,我市居民虽然在态度上对垃圾分类表示支持并有一定程度的参与,但大部分居民并未将垃圾分类投放落实到行动上,垃圾分类回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一是居民对于社区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意见多多,36.6%的居民认为社区垃圾分类大都体现在了形式上,17.1%的认为虽然居民做到分类打包,但在运输环节垃圾车又混装了,这就严重打击了居民分类的热情。二是目前我市缺乏垃圾分类激励机制,这也是影响居民积极参与的主要因素。在对规范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给予一定奖励的访问中,64.6%的受访者倾向于减免部分物业费用,倾向于现金和换取实物的分别为13.3%和13.5%。说明适度的经济物激励措施,有利于营造低碳生活方式。在环保低碳行为参与方面,56.4%的受访者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66.9%的受访者购物会自带购物袋。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低碳生活在我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但在不少方面公众的参与程度并不高。

        三)公众对于低碳生活的意愿分析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公众虽然有参与低碳生活的意愿,但是却未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为了解其中原因,我们对当前全面推行低碳生活的障碍、影响低碳生活的关键因素等方面也进行了调查。

        在回答“您认为全面推行低碳生活的障碍是什么”这一问题时,62.8%的受访者认为低碳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依靠市民自身力量难以实现;58.6%的受访者认为缺乏有效引导,不知道如何实施低碳生活。此外,认生活方式粗放、消费理念虚荣和城市建设过于追求“高、大、全”也是当前推行低碳生活的障碍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45.6%44.7%36.6%。在影响低碳生活的关键因素中,政府宣传力度和市民所受的教育程度两者均以58.2%的比例并列第一位;其次为社会文化与倡导,占55.9%;生活资料和低碳产品的价格位居第三位,占47.8%;另外,38.0%的受访者将他人的影响也作为低碳生活的关键因素。以上调查结果说明,除了参与低碳生活的经济因素之外,市民参与低碳生活的主动性与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政府政策、宣传引导成为居民参与低碳生活的关键词。而与之相互佐证的是,在对日常生活怎样有效促进低碳方式的访中,前5位选项排名涉及政府职能和加强宣传教育的占据4席,其中首位是73.6%的受访者认为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第二位是69.4%的受访者认为要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第三位是64.2%认为政府要出资补贴企业,推广节能减排产品;第四位是政府出钱补贴消费者,促进节能减排消费,占62.3%。综上所述,如何让低碳生活成为居民生活习惯并内化为生活的一部分,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政府积极推动与引导

        三、对策建议

        (一)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居民作为城市的主人,是构建绿色低碳城市的核心力量,对促进城市的低碳运行和低碳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要依托互联网、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技术和手段,构建以社会公众为对象、以低碳理念和低碳行为为重点内容的覆盖式宣传,充分调动居民在低碳践行上的主动性,使得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低碳环保知识,提高自身低碳认知度,培养低碳生活素养,积极参加低碳环保宣传活动,提倡适度简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营造人人主动行绿色低碳城市创建的良好氛围,提升居民认同感和获得感

        (二)打造社区绿色低碳城市建设“阵地”

        低碳社区建设是低碳城市建设基本构成单元,树立社区优势资源转换理念,积极调动社区及社区干部的积极性,把社区与居民联系紧密的优势转换为社区低碳建设的优势,依托社区平台,构建以社区居民为对象、以低碳生活素养、低碳实践行为和低碳宣传行为为重点的创建模式。要注重从规划设计、措施推进、评估考核等环节着手,进一步明确社区在绿色低碳城市建设中的职责定位、工作责任、工作要求、激励措施等,以点带面,以带全,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创建工作

        (三)充分发挥政府引领推动作用

        切实发挥好政府在绿色低碳城市建设中的特殊主体作用,充分运用各种行政资源和手段,协调处理好企业生产、个人需求、中介组织利益、社会各阶层期待等方面的关系,组织、协调、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到低碳建设中。同时,做好低碳生活的关键环节工作。比如:在城市公共交通、商品房开发等规划建设中加强低碳化引导;再如,广州、南京、成都等城市率先开展了碳积分试点,以此调动公众参与绿色低碳生活积极性,此举对我市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四)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城市建设考评体系

        依托我市创建绿色低碳城市平台,建立一整套包括低碳教育、低碳行为、碳积分制度等在内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加强考评结果的运用。把低碳建设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内容,对机关事业单位采取精神文明与绩效考核挂钩方式进行,加强对单位低碳采购和职工节约意识培育、节约习惯养成、节约行为落实的考评,让被动参与变为主动行动动社会公众积极融入绿色低碳生产生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