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闭

        完美体育365官方网站入口_亚洲365bet体育_Microsoft 365家庭版

        关闭
        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意调查 > 民调报告 > 内容 返回上一页
        描绘“十四五” 蓝图 社会公众有话说
        来源:完美体育365官方网站入口_亚洲365bet体育_Microsoft 365家庭版统计局 日期:2021年03月01日 11:30作者: 点击量: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科学编制和实施“十四五”规划,谋划好未来发展蓝图,对于我市加快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深入践行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的要求,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完美体育365官方网站入口_亚洲365bet体育_Microsoft 365家庭版政府民意调查中心近期开展了完美体育365官方网站入口_亚洲365bet体育_Microsoft 365家庭版“十四五”规划公众建言献策调查。

        一、  调查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面访和网络调查两种方式进行,共收回有效问卷 9371 份。其中,通过深入十个旗县区获得面访有效问卷2000份;通过“完美体育365官方网站入口_亚洲365bet体育_Microsoft 365家庭版政府民意调查”微信公众、“爱出行”等平台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网络调查获取有效问卷6371份。

        从调查样本看,97.8%的受访者年龄在18岁以上,其中88.1%具有包头户籍,常住地涵盖了全市9个旗县区及稀土高新区,近6成受访者在我市居住6年以上,96.3%以上的受访者具有高中或者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受访者包括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事业单位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农牧民、公司职员、私营企业主等各类身份人员。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   经济发展:期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经济质量更高、效益更好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近年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市发展面临一些困难,经济总量占全区比重有所下滑,部分指标在全国、全区的排名明显下降,“十四五”时期,如何正视差距、找准症结、迎头赶上,实现更有效益、更高质量、更有竞争力的发展,是包头百姓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超过五成调查结果显示,在被问及“我市目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时,有54.3%的受访者选择了“民营经济规模偏小、活力不足,营商环境亟待优化”,占比最高。作为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营商环境在提升地区经济竞争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市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但与区内外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对于我市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58.1%的受访者认为我市配套措施出台不及时、可操作性不强、没有连贯性;53.6%的受访者认为相关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50.4%的受访者认为基层部门自由裁定权大,服务意识不强。此外,45.9%的受访者认为政企沟通不畅也是目前我市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如何改善我市营商环境方面,58.1%的受访者认为首先要提高行政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其次为深入推进跨区域政府服务协同办理、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两者占比分别为54.0%和49.1%;另有45.4%和40.0%的受访者认为应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完善“一网通办”功能。

        经济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大人才投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调查显示,61.2%的受访者将“缺乏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列为我市在留住人才、引进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58.1%、54.8%的受访者认为我市发展空间小、城市开放性包容性差。另外,47.1%的受访者认为收入偏低也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在如何留住人才和引进人才方面,受访者建议增加就业机会、丰富职业种类,完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和服务政策两个选项均达到51.6%;其次为完善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占比为47.8%;认为需要提高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为44.5%。

        对于未来五年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受访者也通过选择给出了意见建议。其中,53.7%的受访者认为要大力发展特色工业经济,49.0%认为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46.1%的认为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此外,认为需要加大对外开放步伐、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比例均超过40%,这也说明在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我市要立足实际,多领域综合施策。

        (二)城市建设:希望规划更加合理,宜居、宜业、交通便利

        城市建设水平是一个城市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城市生命力所在。在70年的建设进程中,我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按照“舒展通透、简约大气、宜居宜业”的城市定位,在北方干旱少雨地区建成一座“半城楼房半城绿”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中国城市规划的样板之一。近年来,包头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中华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

        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建设,包头塑造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品格和特质。在对“您觉得哪些词语最能代表包头特质”的调查中,舒适宜居、绿色和谐、规划合理位列前三位,其占比分别为59.0%、55.4%和54.1%。除此之外,健康安全和环境优美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47.1%和46.7%。这些鲜明的城市特质,对于展示城市形象、增进市民认同感归属感、凝聚各方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我市在城市建设方面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在对“我市目前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调查中,排在前三位选项中就有两项涉及城市建设,其中53.3%的受访者认为我市综合服务能力有待增强,城市能级较低;有49.3%的受访者认为我市城市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不足。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涉及面广,工作繁多,其中城市交通建设无疑发挥着“先行官”的作用。在被问及“‘十四五’时期,城市建设您最关注的是什么”时, 59.7%的公众将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构建更便捷、畅通的综合交通体系作为自己的首要关注点。在回应“您认为‘十四五’时期包头城市建设需要做什么”时,61.1%的受访者建议首先加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54.1%的受访者认为要合理规划道路红线预留,扩大道路与城市发展空间;49.2%的受访者表示要加快智慧交通建设。此外,提升路网密度,打通断头路,加密民航出行航班航线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从城市公共交通方面来看,52.6%的受访者将“错时上下班,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作为“十四五”期间最为关注的选项,排在第二、三位的分别为道路交通环境及配套设施、公共交通便捷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提升便捷程度、加密公交线路,优化道路环境和配套设施,加大城区停车场建设是受访者认为在十四五期间最需要做好的三项工作,占比分别为53.6%、50.0%和45.7%。

        以上调查表明,“十四五”时期,政府采取哪些措施提高交通服务水平,让群众有更加便捷顺畅的出行体验,是要重点做好的规划内容。

        (三)生态环境:期待环境更优,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市以加快解决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系统谋划、精准发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把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转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包头的生动实践。

        “十四五”时期,我市既要面对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多的因素,又要正视生态系统脆弱、环境容量有限、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等现实,面对多重挑战,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变得尤为迫切。调查显示,46.3%的受访者将生态环境列为“十四五”期间在民生领域的关注点。具体来说,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66.6%的受访者将加强对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等现象整治,作为“十四五”期间的关注重点;其次,57.9%的人关注水环境质量提升、水更清;56.9%的关注绿地公园增多、城市更绿;51.3%的人关注空气质量改善、天更蓝。同时,城市建设与环境相关领域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城市方面,对于优化市容市貌、提升环境品质、建设生态之城的关注度为55.1%;在农村方面,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关注度为54.4%。

        在对我市“十四五”规划生态环境建言献策方面,53.9%的受访者建议探索宣传及激励制度,鼓励居民主动参与环境保护;48.2%的受访者建议加大水、大气环境治理力度;48.1%建议鼓励绝色环保相关技术应用及投产,加大对相关专利技术的支持力度;43.9%建议增加湖河水面及公共绿地供给。同时,38.8%的受访者建议鼓励市民绿色消费,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比例;38.7%的受访者建议加强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处罚,建立健全对环保失信黑名单企业的联合惩戒机制;33.1%建议严格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措施。

        (四)民生改善:期盼社会保障更多改革红利、更大民生礼包

        一个地方,只有在关注民生上取得长足进步,百姓才会真切地感到幸福和温暖。一座城市,只有把百姓幸福作为愿景来谋划,当做责任来担当,其发展才会活力无边、生机无限。在被问及“‘十四五’期间您最关注完美体育365官方网站入口_亚洲365bet体育_Microsoft 365家庭版民生领域的哪些问题”时,医疗的关注度最高,占58.2%;其次为教育,占54.6%。此外,就业和收入分配、养老、文化体育的关注度均超过了35.0%。

        健康的人民是人民城市的活力之源、发展之基。近年来,我市把人民健康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稳步推进“健康包头”,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展望 “十四五”,如何获得水平更高、更加便捷的医疗资源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医疗领域,人们最为关注的是提高社区服务中心硬件配置和服务水平,占比为62.7%;其次为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引入高端医疗机构,占52.6%;对于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分布的关注度位列第三位,为46.9%。对于今后我市如何进一步加强医疗工作,58.3%的受访者建议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硬件配置和服务水平,增加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种类;52.2%认为要方便居民异地就医,缓解看病难;46.2%认为要进一步发挥家庭医生作用,理顺分级转诊流程,使就医秩序更加规范;建议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和扩大医保支付项目范围、缓解看病贵的分别占41.4%和41.2%。

        养老事业关系民生大计,其发展牵动着千千万万的家庭。在被问及“养老服务方面,“十四五”期间您最关注什么”时,54.8%的受访者最关注的是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其次为加大养老服务的政府补贴力度和增加公立养老院数量,占比分别为49.1%和48.8%。在实现老有所养方面,52.2%的受访者建议我市首先发展医养型、护理型、疗养型养老机构,51.5%的受访者建议加强医疗卫生资源对养老事业的支撑,还有近50%的受访者认为要扩大居家养老政策受益面、加强对困难老人的帮扶力度。

        全面实现住有所居是民生之要,“住有所居”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居民住房方面,调查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人们最关注的是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占比为52.6%;其次为加快历史遗留产权证办理进度,占比为49.6%,另外有44.8%的受访者重点关注推进老旧小区设施改造力度。在被问及“您认为在解决住有所居方面包头需要做什么”时,50.5%的受访者认为要扩大保障房供给,规范保障房使用;认为需要扩大商品房供给,增加大户型、改善性户型供应的占48.7%;认为需要加强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改善既有住房的居住条件的占46.0%;认为需要增加人才公寓供应的占44.0%,增加中小户型、经济型户型供应的为41.6%。

        教育是民生之基。近年来,我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推进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总体发展水平居自治区前列。调查显示,61.2%的受访者将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列为“十四五”时期最为关注点;其次为城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教育资源合理分布,占比为56.1%和49.6%;同时有44.6%的受访者关注实施小班化教学模式。在对实现学有所教,享有公平而又有质量的教育措施方面,建议提升中小学教育水平的占50.5%;其次为引进高等教育资源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分别为49.6%和46.3%。另外,增加投入提升学校硬件设施水平和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也是此次调查中人们关注的重点。

        文化体育事业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调查结果显示,62.5%的受访者最为关注促进文体产业发展,如举办文化演出展览、组织高层次体育比赛、创办高质量文体公司等;其次为推进文体软件建设,如弘扬文化创新、培养文体人才等,占55.9%;52.8%的受访者关注兴建文体硬件设施,如大型文体场馆、社区文体设施等。在对“十四五期间包头文化体育方面的建议中,55.3%的受访者认为最需要的是创作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53.4%认为丰富社区、群众文体活动,50.1%的认为要大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三、  关于做好我市“十四五”规划的几点建议

            (一)优化营商环境,加快转型升级,构筑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

             包头是一座工业城市,工业制造是传统优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并重,在增品种、提品质、延链条上下功夫,形成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要依托科技创新,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钢铁、铝、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推动钢铁、铝业向高品质特殊钢、新型轻合金制造全面转型。要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密切跟踪国际科技、产业发展最新变化,从技术链、价值链和产业链出发,全面推动新材料、大数据、智能制造等产业集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新进展。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任务,主动对标国际先进、国内一流,在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着力解决营商环境中的突出问题,让硬环境更好、软环境更优,尽快使全市营商环境得到大幅提升,更好地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做优城市品质,提升城市能级,努力打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十四五”时期,我们的城市规划要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包头,怎样建设包头”这个问题。要坚持规划为先,进一步突出我市舒适宜居、绿色和谐、规划合理的城市特质,统筹考虑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通过引智外脑、开门编制规划,努力提高建筑设计水平,使城市特色更加鲜明。要坚持建设为要,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城市基础设施不健全、城市公共服务不完善之间的矛盾,加强城市交通道路、各类管网、公园绿地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城市品质,打造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文明城市。要坚持管理为重,城市治理关乎城市形象,更关系群众生活质量,要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全面推行“街长制”“路长制”、网格化城市管理,努力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着力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把我市打造的更加宜业宜居宜游,真正成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三)强化生态综合治理,推动环境持续改善,让绿水青山成为美丽包头厚重底色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断加强生态空间管控,破解“工业围城困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持续抓好重点地区的生态保护修复,着力在“治污”“增绿”上下功夫,毫不松懈地做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要把保护好、修复好、利用好良好生态作为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遵循,以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为主线,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互联网+生态新兴产业,构建完善的生态产业链。要健全完善生态保护的体制机制,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推广绿色生活,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以人民为中心,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坚持不懈保障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各族人民。要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从小处入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养老、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等问题,切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每年谋划实施一批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百姓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